汉阳法院举办理论调研班开班仪式暨学术讨论会论文培训活动

2025-07-02 16:33
来源: 审管办
    浏览: 92

蝉鸣高树,暑气渐浓,正是万物竞发、汲取精华的好时节。为进一步提升干警司法调研能力和论文写作水平,厚植理论研究沃土,近日,汉阳法院举办理论调研班开班仪式暨学术讨论会论文培训活动,邀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教授张静、昝强龙、王复春开展专题授课,汉阳法院青年干警40余人参加本次活动。在盛夏的浓荫与求知的热忱中,一场思想淬炼与智慧碰撞的盛宴热烈开启。

“理论调研班旨在聚合有志向、有兴趣的干警,共同深耕司法调研,在全院浓厚调研氛围,选育调研人才,打造优秀调研成果。”

青衿之志,履践致远。审管办(研究室)负责人董泽锋作理论调研班开班仪式致辞,寄语“阳法·第九庭”成员和青年干警珍惜平台、把握机遇,沉下心来求新知,扑下身去做调研,将司法实践中的具体难点问题转化为优秀调研成果,努力成为精办案、善调研的复合型人才。

理论调研班的成立,标志着汉阳法院司法调研和调研人才培养工作驶入规范化、系统化发展新航道。

“论文主题重在深入挖掘,要把握好微观与宏观的关系,以微观选题为主。”

“论文结构要结合论证素材,重点关注逻辑关系、分析方式与论证方法。”

引经据典,字字珠玑。作为理论调研班首场活动,张静副教授从法院学术讨论会论文切入,围绕论文之魂、论文之型、论文之体、论文之技等方面,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学术论文的规范要求和进阶之道。

授课内容既有高屋建瓴的宏观指引,又有细致入微的实操技巧,如清泉活水为学术论文写作注入勃勃生机。

“在宏微之间雕琢选题之魂,在文献海洋中筑牢立论之基,在反复雕琢中升华文章之质。”

“从实践中梳理裁判思路,从文献中找寻理论支撑,实现从‘手中有案’到‘论证有根’。”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上一届学术讨论会论文获奖者代表——民一庭员额法官刘庄园、永丰法庭法官助理汪旦青分别走上讲台,结合自身获奖论文的创作历程“晒经验”“亮绝活”。

从论文选题的锚定航向、到文献引证的海纳百川,再到文章修改的千锤百炼,她们的分享干货满满、朴实真挚,点燃了大家的学习热情,激发了大家的共鸣。

“如何从具体案件办理中,寻找学术论文写作的切入点?”

“怎样修改标题,既避免主题宽泛,又能充分反映文章的要旨?”

问答之间,疑云渐散。在交流互动环节,与会干警们就学术论文写作中面临的疑惑、遇到的难点、碰到的瓶颈踊跃提问,3位专家一一进行了专业而细致的解答。

思想的火花,在互动之中愈发璀璨;写作的思路,在点播之时豁然开朗。

“建议进一步梳理问题提出、创新观点和解决方法之间的脉络,丰富文献引证。”

“建议适当调整角度,紧盯问题展开文章的分析论证。”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为了使指导更具针对性,本次培训设置了一对一辅导环节。

从论文标题到框架结构,从论证细节到语言表达,从文献使用到学术规范,专家们俯首案前把脉问诊,与干警们一对一交流,个性化精准指导。

参会干警们纷纷表示,这场融合了专家智慧、优秀经验与深度交流的培训,内容丰富、务实管用,不仅是一次技能提升的契机,更是一次调研动力的激发。汉阳法院将依托“阳法·第九庭”理论调研班,将司法调研的“根系”扎得更深,让学术论文的“枝叶”舒展更盛,培育更多优秀司法成果,为法院高质量发展聚势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