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齐腰深的化粪池里,拿篾条打通堵点,再用捞勺一瓢瓢舀起污物。5日下午,在汉阳区归元寺路31号,疏捞工金帮红重复着最平常的工作。
老城区通道狭窄、地下管网年久失修,高压水车派不上用场,疏捞工只能手工作业。1个多小时后,管道通了,围观的居民自发地为金帮红送上热水。
金帮红今年57岁。参加工作37年来,无论寒暑雨雪,他每天与污水、淤泥、粪便打交道,用双手维护着汉阳的管网通畅。遇到大雨,不需要任何通知,他和队员们会第一时间到队里集合,24小时随时随地出发,处理突发事件。
今年初,他带领队员设立排水服务承诺牌,公开自己的手机号码。晴天,一天有十几个求助电话;一到下雨,电话铃声更是此起彼伏。
去年7月6日,特大暴雨侵袭武汉,汉阳钟家村十字路口严重积水。晚10时,金帮红带着队员赶到现场一看,路面积水已达齐腿深。他和队员两人一组,分头探摸马路上的窨井盖。为防止行人、车辆掉进去,他和队员们围在窨井旁,当起“警示牌”,协助交警指挥车辆、提醒过往行人。
“遇到暴雨下井清淤的活儿,基本上都是金班长包了。特别是夜晚,他怕我们年轻人经验不足,有危险。”金帮红的徒弟鲁刚说,“金班长上来时,被臭气熏得泪流满面,皮肤上起满小红疹。他脱下潜水服,倒出的汗水湿了一地。”
让金帮红最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了这个行列。他的徒弟有的已经成长起来,有排水队副队长夏福利、工程师鲁刚、被评为“汉阳区优秀职工”的程正军、被评为“武汉市优秀农民工”的尹国芬,还有陈怿、杨明峰等一批“90后”大学生。
《马里奥男孩》是今年拍摄的一部微电影。这部电影反映了“80后”、“90后”年轻排水工从刚开始排斥这份工作,到接受乃至热爱这份工作,把工作当成责任的心路历程。这部微电影获得“十佳武汉城市形象宣传片”。
“我还有几年就退休了。看到这么多年轻人能来接班,我的心也能放下了。”金帮红说。(记者王兴华通讯员刘晶晶 杨洋)
人物名片>>> 金帮红
汉阳区水务局排水队党支部副书记、金帮红班班长。从事疏捞工作37年,先后在工作过程中发明创造20余种疏捞技术,对全区主次干道上2.5万多个窨井、550多公里地下管道了如指掌,被称为汉阳地下管网的“活地图”。先后获得全国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武汉精神优秀践行者、武汉市十佳“最美排水工”等荣誉称号。2013年11月,在中央文明办揭晓的10月“中国好人”榜中荣获“敬业奉献好人”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