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汉阳法院着力打造最优法治化营商环境,整合多元力量、加强内外衔接,积极推动行政争议前端预防、实质化解,努力实现案结事了政通人和。今年来,汉阳法院已诉前化解行政争议8起。
整合资源 打造多元化解阵地
“听说这里有一个行政争议化解工作室,你们来帮我们评评理,街道应不应该给我们出建电梯的公示意见单?”在汉阳区行政争议化解工作室里,业主代表在倾述他们楼栋建电梯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某老旧小区的部分业主自发向街道递交了增设电梯的申请。相关部门进行了现场查勘,出具了电梯设计图纸。但在公示过程中,一楼2户业主以影响采光、通风为由提出反对意见,街道为此拒绝出具公示意见单。在多次沟通未果后,二楼以上业主代表来到工作室寻求帮助,希望协调解决增设电梯事宜。工作室受理纠纷后,积极联系街道了解相关情况,并在汉阳法院法官的指导下,组织社区、街道与业主面对面沟通,针对业主的问题进行一一答复。“由于增设电梯涉及全体楼栋业主的共同利益,我们处理上会非常慎重。”经充分沟通协调,街道表示已多次上门与一楼2户业主进行了沟通,后续街道将继续上门做工作,争取最大程度满足业主需求。汉阳区行政争议化解工作室是汉阳区委政法委牵头,汉阳法院、司法局、矛调中心联合设立的行政争议多元化解阵地。有别于以往的“单打独斗”,工作室通过整合调解资源,由法院、司法局、矛调中心分别指派工作人员,选聘调解员、律师进驻,并建立指导调解、联合化解等机制,最大限度凝聚工作合力,促进行政争议“多元共治”。
分层递进 构建三层过滤体系
“房子被拆了5年,今天终于获得了补偿。”一起房屋征收行政争议案件的行政相对人罗某在调解书的送达回证上签字后说。罗某的房屋登记性质为商业服务,2018年被纳入征收范围。因对房屋征收补偿中停产停业损失的认定,与房屋征收部门无法协商一致,罗某遂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汉阳法院收到罗某的起诉状后,了解到罗某和征收部门均有调解意向,且依法可以适用调解,遂迅速将案件导入诉前调解程序。经多轮磋商协调,双方当事人均同意对停产停业损失进行评估,并最终按照评估确定的价格达成调解协议。2023年11月,罗某向汉阳法院申请司法确认,汉阳法院审查后出具了行政诉前调解书,历时5年的争议最终得到实质化解。为促进行政争议快速实质化解,汉阳法院结合新施行的《行政复议法》,加强与行政机关、复议机关的有效衔接,先后联合汉阳区司法局出台行政争议诉源治理、多元化解工作意见,推动构建行政复议化解一批、诉前调解一批、诉讼断后一批的行政争议“三层过滤”体系。
源头预防 加强争议综合治理
“从案件数量来看,2023年行政案件总数相较往年大幅回落,行政诉讼案件自2020年开始三连降……”5月24日,汉阳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刘劲在“一府两院”工作联席会议上发布2023年度行政审判白皮书。联合区政府发布行政审判白皮书,是汉阳法院充分发挥行政审判的外溢效应,促进提升依法行政水平的生动实践。自2013年起,汉阳法院每年联合区政府发布行政审判白皮书,分析上年度行政案件特点趋势,对行政执法中的普遍性、倾向性、趋势性问题提出预警及治理建议,为法治政府建设提供决策参考。“因此类行政案件呈增长态势,建议加强新入驻单位的入场资格和条件审查……”2023年8月,汉阳法院向行政机关发出首份《涉诉案件风险预警清单》。为加强和规范行政争议的源头预防工作,汉阳法院建立涉诉案件风险预警清单机制,定期分析梳理涉诉案件运行态势,并向相关部门制发涉诉案件风险预警清单。此外,汉阳法院联合区政府出台优化营商环境建设诚信政府的工作意见,推动建立行政机关行政行为自我纠正机制,常态化发出司法建议,促进行政机关堵漏排险,源头上预防行政争议产生。